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

搞電腦

這台電腦應該有一百年的歷史,如果按照intel老總十倍速時代的豪語。當然如果真的世界以十倍數運行,我現在也死了。老實說,活在快車道上沒啥不好,大概就像嗑興奮劑,或是連續一個月坐在雲霄飛車上的感覺;說不定拉丁文carpi diem的真義,就藏在乘以10的腎上腺素當中捏。

廢話少說,這台電腦是shuttle,當年風騷一時的浩鑫準系統。光華商場買來自己拼裝的。cpu是celeron 2.3,後來升級到兩個執行緒的p4 3.0。但就像所有數位產品一樣,如果能讓你用超過10年,那就不叫pc,要叫大同電鍋了。所以當廣告比文章還多的網頁終於拖垮我的shuttle,換機的時候也終於到來。

雖然要換,能留的東西還是盡量留。鋁合金的機殼,大概是整台機器中唯一原汁原味的MIT創意,堅固又不割手,當然要留下來。電源供應器是早換過的,內建的爛到有春,整台電腦買來最先掛的就是電源。標準規格的POWER當然塞不進這麼小的機殼,所以一直都是像尿袋一樣,把電源盒子吊在外頭。

機殼和電源保留,剩下要換的,就剩下cpu、memory、hard disk、和主機板了。主機板是關鍵,因為其他的玩意兒都要插在上面,而且我已經有了機殼,有點像是買了褲子再去找適合的屁股。查了一下尺寸,這機殼要配micro ATF的板子才裝得下,技嘉的一塊便宜小板子,看起來頗OK。

挑CPU和記憶體都很簡單,按照十倍速法則,即使目前最低階的intel,都比我換掉的老晶片快上10倍。DRAM則是跟紙一樣便宜。硬碟稍為要考慮一下,雖然固態硬碟有壽命短的疑慮,不過最後還是選擇了美光的SSD,結果證明這是明智的決定,因為固態硬碟的速度實在快到離譜,如果說硬碟是福特,SSD就像F15,真的有那麼誇張,不騙你,自己試過就知道。

零件送到,開始動手組裝。電子組件都很簡單,找到插槽,塞進去就對了。麻煩的是類比的部分。舊機板拆下來,新機板放進去,聽起來簡單,但別忘了,魔鬼總是在細節裡。

主機板是嚴選的,可以放入機殼裡,但不表示孔位相同。不同時代的產品,規格差很大,首先USB、螢幕等外接孔位就相反。SHUTTLE的機板是把插孔放在短邊,技嘉的板子,孔位則是在長邊。

換句話說,如果使用原本機殼的上蓋,就會把孔位完全擋住,除非自己挖洞。還好我原本已習慣機殼不蓋,誰有時間管散熱這種無聊問題?

但機板固定的問題,就不是可以隨便的了。主機板的固定,都是在板子上有固定的螺絲孔,對準機殼底板上的孔位,栓螺絲上緊。因此除非是標準規格的機殼配標準規格的主機板,否則一定會有對不上的尷尬情況。

怎麼解決?很簡單。這個祕技是我誤打誤撞發明的,但屢次施作的結果,都讓人讚不絕口:拿個廢棄的厚紙箱,越厚越好,按照機殼底部尺寸,稍微放大個幾公厘,切一塊下來,直接塞入已經清空的機殼。因為多裁了幾公厘,再加上厚紙箱的韌性,所以正好可以抵住機殼的四邊,密實而不晃動。

接著把新主機版,放在理想的位置,注意網路線、螢幕線的插孔朝向,要方便日後使用,接著用起子,一一把螺絲栓入主機板的固定孔位裡...你沒聽錯,直接栓進去就好,因為下方就是厚紙板,所以只要稍微使力,就可以栓入固定。

這麼做有點像是把紙箱當成鬆軟的木板。事實上,紙原本就是樹木作的,厚紙板與木材的差別,只在密度不同而已。

接下來就跟一般電腦組裝,沒啥兩樣了。一開始就這樣使用了幾天,幾個禮拜後心血來潮,想說來玩點新花樣,挖出先前B&Q買來剩下的塑膠圍籬(類似鐵絲網,不過是塑膠製,通常用於園藝),剪一剪,包覆在沒有上蓋的機殼上,登登!一台有模有樣的創意PC就完成啦。

仔細想想,花了一個月弄下來,這台電腦好像成了手工藝品,而非電子產品。多了一點隨心所欲,與實用無關的亂搞在裡頭。

你覺得呢?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